失能險不踩雷:失能險怎麼賠?

粉絲提問:想了解失能險的保障內容。

「失能險」常被拿來跟長照險、意外險比較;「失能」常被誤認是斷手斷腳,但實際上達成這些條件也會理賠!!!甚至比長照險還好用?!

本篇包含內容:
-失能是什麼意思?勞工保險也有理賠失能?!
-什麼是「失能險」?「失能險」怎麼賠?
-「失能等級表」內容是什麼?
-「失能等級表」的理賠標準怎麼看?

以下正文開始。

什麼是失能?勞工保險也有理賠失能?!

「失能」是指身體因為疾病或意外某些部位(外觀、器官、神經)有缺損或功能喪失,導致生活受到影響的狀態;失能狀態嚴重者,還需要額外聘請看護協助或照顧其生活。
只要是身體器官、肢體、神經有缺損或失去原本的功能,例如:因為手指受傷,沒辦法自由彎曲、機能活動受限,就可能被認定為「失能」,並非整隻手斷掉、截肢,才能被認定為失能狀態。

根據不同的保險有不同的「失能」評斷標準:

(1)「勞工保險」依「勞工保險失能給付標準及其附表」,以身體部位區分「精神、神經、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胸腹部臟器、軀幹、頭臉頸、皮膚、上肢、下肢」,可分為220個失能項目,12個失能種類,15個失能等級。
(2)「 失能險 」依「失能等級表」(即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),以身體部位「神經、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胸腹部臟器、軀幹、上肢、下肢」,可分為80個失能項目,9個失能種類,11個失能等級。

“保障日後長期照護的醫療費用、避免無法返回職場者因收入中斷、或減少的經濟問題。”

什麼是失能險?失能險怎麼賠?

「失能險」原為「殘扶險」(即殘廢扶助險,或稱為殘廢險),由於主管機關認為「殘廢」一詞較有貶低歧視的意味,後來才改稱為「失能險」,僅名稱有變動,保障內容不變,保障因為疾病或意外造成的失能。

「失能險」以達到「失能等級表」中的失能程度為理賠條件;主要的理賠方式分為「失能一次金」、「失能扶助金」,這2種理賠項目。
💡各家保單條款的理賠項目用語會略有差異。

 ▍延伸閱讀:重大疾病/重大傷病險|理賠內容與理賠範圍的差異
 ▍延伸閱讀:重大傷病險可以保障心血管疾病嗎?

“現售的「失能險」多數以1~11級失能為理賠範圍,按失能等級比例理賠。”

1️⃣「失能一次金」:

即一次性理賠一筆保險金(=一筆金給付),可幫忙負擔醫療費用、人工裝置(義肢、義眼…)、醫療器材、輔具…等的支出,可減輕經濟的負擔。 依據商品的條款不同,多數的「失能險」保單條款以「失能等級表」1~11級失能為理賠範圍,並按各等級比例給付(11級5%、10級10%、9級20%…1級100%);少數的保單條款以達到1~6級失能為理賠範圍,不分程度比例,均一理賠100%保險金。

失能_險-失能保險金給付_範例_條款
【保單條款範例】失能保險金給付-P1
【保單條款範例】失能保險金給付-P2

“現售的「失能險」都是6級以上才會給付扶助金。”

2️⃣「失能扶助金」:

即持續性理賠保險金(=定期給付),可轉嫁「失能」後長期照顧(例如:請看護、尿布、管灌飲食…等)需要的費用。 依據商品的條款不同,部分以「失能等級表」1~6級失能為理賠範圍,並按各等級比例給付(6級50%、5級60%…1級100%);部分商品的條款達到1~6級失能後,即會理賠100%保險金。

失能險-失能扶助保險金給付_範例_條款
【保單條款範例】失能扶助保險金給付-P1
失能險-失能扶助保險金給付_範例_條款
【保單條款範例】失能扶助保險金給付-P2
 失能 險 -失能扶助保險金給付_範例_條款
【保單條款範例】失能扶助保險金給付-P3

失能險的「失能等級表」內容是什麼?

 失能險-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-失能等級表
【保單條款範例】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-P1
 失能險 -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-失能等級表
【保單條款範例】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-P2

👩🏻‍🏫僅節錄部分資訊,欲查看更完整資訊>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【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】—「附表 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」。

“按「失能」的程度比例理賠。”

失能等級表的理賠標準怎麼看?

1️⃣失能險依「失能等級表」(即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)作為理賠標準:

「失能等級表」按「失能」輕重程度區分,可分為1~11級失能等級(共有9大種類、80項失能狀況),「失能級數」愈小,代表「失能」的程度愈嚴重,並依照「失能級數」決定理賠比例多寡。
※須注意各家保險商品的等級與理賠金額比例可能不同。

2️⃣「失能等級表」的項目有哪些:

「神經(中樞神經系統)、眼(視力)、耳(聽覺)、鼻(嗅覺)、口(咀嚼吞嚥及言語)、胸腹部臟器、軀幹(脊柱)、上肢、下肢」。

👩🏻‍🏫關於更多的說明內容,下篇將說明和了解。

 ▍延伸閱讀:失能險不踩雷(下)|失能險該買嗎?

✅下篇包含內容:
-判定「失能狀態」一定要滿6個月嗎?
-「失能險」該注意什麼?(已投保者亦適用)
-比較「失能險」vs「長照險」vs「意外險」
-該買「失能險」嗎?

👏🏻推薦閱讀:

 ▍延伸閱讀:實支實付醫療險|2022 實支實付醫療險規劃
 ▍延伸閱讀:實支實付醫療險|五大重點,秒懂「實支實付醫療險」
 ▍延伸閱讀:癌症險|癌症險一次給付、療程給付有差異!該怎麼挑?
 ▍延伸閱讀:熱門議題|重大傷病險可以保障心血管疾病嗎?


立即追蹤【保險管家 InsKeeper】粉絲團了解更多保險資訊和時事

想追蹤更多關於保險的資訊、時事,歡迎加入關注我們

保險不可怕,只要你瞭解!喜歡我們的文章的話,請按讚追蹤 InsKeeper 保險管家粉絲團 、訂閱我們,管家手把手帶你搞懂保險!

👋🏻逛逛網站就能完成醫療險比較和免費理賠試算!歡迎上 InsKeeper 保險管家官方網站 體驗看看!

💡立即訂閱關注我們,掌握最新發表文章!

▍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【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】
▍封面背景圖片:Photo by Marcus Aurelius on Pexe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