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insurance-claim-denied-how-to-respond

買保險就是為了事故發生時獲得理賠,這是買保險的唯一原因。因此,申請理賠卻遭遇拒賠時,無疑是所有保險體驗中,最令人抓狂的情境沒有之一!

本篇文章將帶你一起深入分析各種拒賠狀況,教你如何處理拒賠問題,甚至提早預防,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利!


拒賠的常見原因

被拒賠的理由五花八門,但其實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,每一種背後都有不同的應對策略:

若在投保前已有相關病史,無論是否在投保時據實告知,保險公司仍有權拒賠喔,例如:投保時未告知糖尿病,日後因糖尿病併發症住院,就會遭到拒賠。

💡 管家提醒:投保時誠實告知,可以避免保單遭解除,但不代表保險公司會理賠!坊間流傳「撐過兩年就能賠」、「有告知就能賠」的說法,都是嚴重認知錯誤!

有些事故類型本就排除在保障之外,例如:

  1. 癌症治療,不屬於一般意外險的保障範圍。
  2. 有些保單條款對「手術」有特殊定義,不符合定義的手術,即便動了手術也無法理賠。

每張保單都有理賠上限。 例如實支實付型保單,每次住院都有理賠的額度上限,有些保單規定需出院後滿14天再住院才能算另外「一次住院」,否則額度就要共用,有些則以同醫院為一次住院,這些細節差異,容易引發額度上限的計算錯誤。

保單因保費未繳而停效,在停效期間發生的事故,保險公司自然無需理賠。

保單條款中明確列出不承保的情境,如特定疾病、戰爭行為、被保人故意行為等,一旦符合除外條款,即使事故發生也無法申請理賠。

根據被保人的個別健康狀況,保單上會加註特別除外項目,例如:「左膝關節相關疾病除外」,這類個別批註,投保人往往容易忽略,卻是拒賠爭議的常見來源。

多數保險條款中會規定申請理賠必須在事故發生後一定期間內提出,意外險通常會有180天內的限制,但是只要能證明是相關的治療,其實是可以不受180限制的,保險法中真正有規定的時效,應該是兩年。

以目前管家的經驗,如果真的發生超過時限的情形,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,好好說明原因,保險公司幾乎都會融通理賠。

多數保險條款規定理賠申請必須在事故發生後一定期間內提出,根據《保險法》真正的理賠請求時效是兩年內。

以管家的經驗來說,因為治療持續或其他原因,不小心疏忽超過時限,只要向保險公司說明,大部分情況仍可獲得融通理賠。

💡 這些情境看似繁瑣,但只要懂得判讀,就能在事發後快速釐清問題點,減少不必要的挫折與爭議。


面對拒賠處理步驟

遇到拒賠時,情緒難免激動,按照以下步驟有系統地處理,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:

確認是哪一種拒賠原因(已在疾病?保障範圍?除外責任?),盡可能拿到保險公司提供的紙本拒賠通知,一來文字清楚可作為證據,二來如果後續要申訴或評議,紙本比口頭有更好的法律效力。

  • 是自己誤會了條款內容?
  • 還是業務員當初銷售時存在誤導、誇大?
  • 是否提供的資料不足?
  • 透過業務員協助:若業務員負責任且熟悉理賠流程,能協助更快溝通,但也有遇到推諉情形的風險。
  • 直接與保險公司客服聯繫:程序較繁瑣,但可以直接與理賠人員溝通,且有通話錄音,保障雙方權益,溝通效率反而可能更高。

準備好所有資料(申請文件、拒賠通知、通訊紀錄等),

  • 先向保險公司正式提出申訴。
  • 若 30 天內未得到回覆,或回覆不滿意,可向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評議中心申請評議,由評議中心協助處理爭議。

常見的拒賠爭議點 Top 5

最常見的五大拒賠爭議,理賠中最容易發生糾紛的地方:

有些微創手術、門診手術,保險公司認定為「非手術」,導致不理賠,判斷的主要依據是保單條款對於「手術」的認定。

意外傷害理賠中,常常因為現場沒有錄影、沒有證人,無法有效證明事情的發生經過,導致意外性質認定出現糾紛。

簡單來說,意外的基本判斷標準是三個要素:「外來、突發、非疾病」。

管家提醒:醫生診斷書通常只會描述傷勢本身,並不認定事故的發生原因。

很多客戶因為看到診斷書上寫著「意外造成」字樣,誤以為這就是意外的理賠證明,與保險公司爭執。

例如:診斷書會記載「肱骨斷裂」、「左膝撕裂傷3公分」這類醫學事實,但不會記載「滑倒造成」、「遭撞擊造成」這種事故經過,因為醫生並不在現場。

因部分治療方法尚未被主流醫學明確列為醫療必要,保險公司可能認定為非治療性支出而拒賠。

📖 延伸閱讀:PRP 治療保險理賠完整指南

因為實支實付險理賠規定而誕生的問題,許多實支實付需要住院才能理賠,所以很多不需要住院的治療,病患會去”自費住院”進行治療,以申請保險理賠。

管家從評議與判決的案例看起來,主要理賠依據在於健保是否給付,以及主治醫生對住院必要性的說明。

  • 若醫療費用過高,通常只需補上詳細費用明細即可理賠。
  • 若與疾病無直接關聯,保險公司則可合理剔除部分項目。

這些爭議看似細節,卻常常成為理賠成敗的關鍵。申請理賠時,務必針對可能的爭議點提前準備好完整資料與證明。


結論:拒賠不是終點,冷靜、堅持、懂流程才是關鍵

遇到拒賠時,最重要的不是氣餒抱怨,也不是盲目相信保險公司或業務員的單方面說法,而是要冷靜判斷、理性應對,了解自己的權利,懂得善用證據與程序,爭取應有的保障。

保險的本質是保障自己,只要掌握正確流程,或許拒賠也可能變成理賠加上延遲利息的勝利。

掌握更多實用的保險理賠知識,隨時為自己的權益加分
歡迎追蹤我們的【部落格】與【粉絲專頁】,掌握最新資訊,讓你在關鍵時刻不慌張,從容捍衛自己的保障權利!

👉 部落格 | Inskeeper 保險管家部落格

👉 粉絲團 | Inskeeper 保險管家 Facebook 粉絲專頁


👏🏻推薦閱讀:

▍延伸閱讀:有痔瘡還可以買保險嗎?已痊癒需告知嗎?未來會理賠嗎?
▍延伸閱讀:住院保險理賠爭議頻傳,先搞懂什麼是「住院必要性」
▍延伸閱讀:保險理賠金額不對或結果不滿意怎麼辦?如何申訴?

立即追蹤【保險管家 InsKeeper】粉絲團了解更多保險資訊和時事

想追蹤更多關於保險的資訊、時事,歡迎加入關注我們

保險不可怕,只要你瞭解!喜歡我們的文章的話,請按讚追蹤 InsKeeper 保險管家粉絲團  、訂閱我們,管家手把手帶你搞懂保險!

👋🏻逛逛網站就能完成醫療險比較和免費理賠試算!歡迎上 InsKeeper 保險管家官方網站 體驗看看!

💡立即訂閱關注我們,掌握最新發表文章!

▍封面背景圖片: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