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疝氣要治療,手術保險不可少_嬰兒常見疾病「疝氣」手術,保險理賠嗎?

疝氣是體內器官脫離原位置、移到其他地方,造成其他部位外觀突起,依照發生部位而有不同名稱,例如:腹股溝疝氣、臍疝氣;一般疝氣發生原因可能是劇烈運動後、咳嗽…等情況造成,常見於嬰兒、幼童與老人身上,其中腹股溝疝氣是嬰兒及幼童最常見的疾病,根據統計調查,新生兒疝氣的發生機率約3~6%,早產兒發生機率會高達10%。

疝氣治療的方式,取決於症狀的嚴重程度,較嚴重的狀況下,通常會需要手術治療,如未及時處理,恐導致腸壞死或喪命。一般手術治療有傳統修補手術,也有腹腔內視鏡手術,都會產生相關的手術、住院醫療費用,雖然有健保給付,但仍有部分醫材費用,需額外自費,因此,為了能夠有效地保障到醫療費用的支出,可以透過醫療保險理賠來幫忙負擔相關的醫療手術費用。

 ▍延伸閱讀:2023 實支實付醫療險推薦
 ▍延伸閱讀:能理賠「 門診手術 」很重要嗎?
 ▍延伸閱讀:罐頭保單找誰買?罐頭保單優缺點分析!

“腹股溝疝氣是嬰兒及兒童最常見的疾病,男孩罹患的機率又比女孩高出許多。”

什麼是疝氣?一般發生疝氣的原因為何?嬰兒發生疝氣的原因是?

疝氣俗稱脫腸、或墜腸,疝氣是當腹腔內壓力增大,迫使腹腔內的臟器(例如:大腸、小腸、卵巢),突出移位至其他非正常位置,依位置不同有分腹股溝疝氣、股疝氣、臍疝氣、切口疝氣…等,尤以腹股溝疝氣最為常見,大約90%患者都屬於腹股溝疝氣(下腹部與大腿交界處,或稱鼠蹊部疝氣)。

根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醫師衛教文章中指出,“疝氣又依病因可分先天性或後天性,依疝脫情況分為可回復性和箝閉性等。回復性疝氣是指疝脫部位稍加壓力即可推回,若是膨出物卡住無法推回時將形成箝閉性疝氣,嚴重時甚至造成組織壞死”。

發生疝氣的原因與個人體質有關,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小孩或大人身上,以小孩、老人居多,可能因為腹部過度用力(例如:咳嗽、大哭、提重物)、受傷、老化、懷孕、肥胖…等因素造成疝氣,而多數嬰兒疝氣則可能屬於先天性,依據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─小兒外科的衛教知識文章提及,“兒童腹股溝疝氣的主要原因是通道沒有閉合完全,形成疝氣孔洞,腹腔裡的內容物經過該通道,進入鼠膝部或是陰囊,男孩常跑出來的器官是小腸,女孩則是卵巢或是輸卵管”。

引述《Heho健康》採訪嘉義長庚醫院外科部小兒科主任王世憲醫師的內容中提及,“小孩會因為愛哭、便秘、拉肚子、感冒咳不停,容易增加發生疝氣的機率”。以博愛疝氣專科醫院的「認識疝氣─小兒疝氣」文章內容指出,“臨床上的統計,男孩較女孩多,右側較左側多;新生兒疝氣發生機率約在3~6%,早產兒發生機率比一般寶寶更高,會高達10%,15歲以下的幼童疝氣發生機率約8%”。

 ▍延伸閱讀:臺中榮總|腹股溝疝氣
 ▍延伸閱讀:新生兒必做篩檢項目是?公費補助和自費檢查有哪些?
 ▍延伸閱讀:先買好保險才能做新生兒自費檢查嗎?新生兒投保醫療險有等待期嗎?

新手爸媽要注意!嬰兒發生疝氣怎麼辦?_保險管家InsKeeper

發生疝氣怎麼辦?推薦治療疝氣的方式有哪些?嬰兒發生疝氣要動手術嗎?

發生疝氣可能會有疼痛感,不一定會有立即的危險,但部分疝氣屬緊急情況會需要立即手術治療,像是因為疝氣無法復位,且會劇烈疼痛,甚至是有腸阻塞的症狀,可能會面臨卡住致器官壞死的風險。
普遍治療疝氣的方式會推薦採用手術開刀,較無藥物治療疝氣,手術有分傳統疝氣縫補修補手術、人工網膜疝氣修補手術,以及腹腔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…等。

傳統疝氣縫補修補手術:

術後傷口較大、較適合推薦初次發生疝氣的患者,僅可單一修補疝氣位置、可局部或半身麻醉、復原期較長,但疝氣手術費用較低。

人工網膜疝氣修補手術:

術後傷口較傳統修補手術小,由於適用於大部分患者,多數會用人工網膜來修補破損的部位。

腹腔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:

屬微創手術*註1,因術後傷口較小,所以可同時數個位置一起修補,但須全身麻醉、復原期較短,多數不用住院,相對地疝氣手術費用較高。

 (註1:據維基百科說明定義,“微創手術是種主要透過內視鏡及各種顯像技術,使外科醫師在無需對患者造成巨大傷口的情況下施行手術”。)

 ▍延伸閱讀:實支實付醫療險|2022 實支實付醫療險規劃
 ▍延伸閱讀:實支實付醫療險|能理賠「 門診手術 」很重要嗎?
 ▍延伸閱讀:實支實付醫療險|五大重點,秒懂「實支實付醫療險」

嬰兒疝氣要治療,手術保險不可少_治療疝氣手術類型比較表_ 嬰兒疝氣手術費用 _保險管家InsKeeper
資料圖表整理:InsKeeper 保險管家

 ※實際適合施行的治療方式及收費方式,須視各家醫院為準。

通常外科醫師都會建議,一般即使沒有急迫性的狀況,仍應及早治療疝氣,尤其是嬰兒發生疝氣更應注意,在三軍總醫院的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185期醫療新知中提到,“嬰幼兒常見的腹股溝疝氣應儘早開刀縫合,但較小的臍疝氣,則可觀察到2歲後再開刀治療”。

 💡實際治療疝氣的方式,依每個人病況、年齡不同,須經醫院醫師評估後,協助選擇適合的手術、治療方式,如嬰兒發生疝氣狀況,則建議尋求兒科醫師協助治療。

 ▍延伸閱讀: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衛教資訊|小兒腹股溝疝氣
 ▍延伸閱讀: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|器官「漏餡」了? 疝氣修補讓器官乖乖歸位
 ▍延伸閱讀:《康健雜誌》|認識腹股溝疝氣,手術是唯一治療途徑

“除了外觀可見的天生畸型、投保 30 日內發生的疾病與保單條款的除外條件,多數小兒外科門診手術都可獲得醫療險理賠,早期僅理賠住院費用的醫療險,大部份保險公司也已融通理賠。”。

引述自《現代保險》雜誌─小寶貝的手術與保險

治療疝氣或嬰兒疝氣手術費用,醫療保險會理賠嗎?

醫療保險能否理賠治療疝氣手術費用,可依下列2點判斷:

1、疝氣的種類是屬於先天性(間接型),還是後天性(直接型)?

疝氣會有分先天性或後天性,後天性會理賠沒有問題,但如果被確診100%先天性,則會被保險公司拒絕理賠,只是很多時候無法確認先天性還是投保之後發生的狀況,那就必須要理賠。

尤其嬰兒發生疝氣,申請理賠時,可能會被保險公司以“屬於先天性疾病,不在理賠範圍中”,被拒絕理賠,然而,嬰兒疝氣不一定都是先天性,嬰兒出生檢查沒有問題,因為發生疝氣要治療,除非保險公司能證明,不然一定要賠。
除了一出生立即發現問題,不然很難100%確認為先天性,因此只要不是100%確定,那就有可能理賠,實際情形就不再一一贅述。

“保險契約訂立時,被保險人已在疾病或妊娠情況中者,保險人對是項疾病或分娩,不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任。”

參照 ─ 《保險法》第 127 條

許多網路文章會引用《保險法》第 51 條來說明是否理賠醫療險,但實際與醫療保險無關係,該法條主要是指契約責任的關係是否存在、有沒有效的問題,而真正有關係、與醫療險有沒有理賠,則要依《保險法》第 127 條 來判斷。

 ▍延伸閱讀:新生兒何時可以投保?投保規定是?早產兒可以買保險嗎?
 ▍延伸閱讀:剖腹產、自然產,保險會賠嗎?|懷孕常見理賠 Q&A
 ▍延伸閱讀:重大傷病險可以保障心血管疾病嗎?
 ▍延伸閱讀:淺談保險觀念|醫療險示範條款:先天性疾病拒賠爭議
 ▍延伸閱讀:《現代保險》雜誌|誰說先天性疾病可以不賠?!

2、醫療險的保單條款是否有涵蓋相關手術?

隨著醫療技術持續進步,部分傳統的醫療方式逐步被取代,原本買的醫療險並不會同步將條款內容更新,而可能會發生“因為採用新式療法或藥物,但新式療法或藥物不在理賠範圍”、或“不理賠手術變處置”、“門診手術漸取代住院手術”…等的狀況。
舉例來說:「小虎符合後天性的疝氣,採用腹腔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治療,但因為保單條款不理賠新型微創手術,故不會理賠。」。

 ▍延伸閱讀:實支實付EP03| 手術理賠 關鍵要看這一點!
 ▍延伸閱讀:手術後你的醫療險會賠嗎?—談 手術範圍
 ▍延伸閱讀:失能險怎麼賠?
 ▍延伸閱讀:失能險該買嗎? 

除了事前發現有異狀,應及早就醫諮詢病症外,面對醫學科技進步,若使用新式療法、藥物治療,相對地醫療費用也會較高,為了未來不會因為醫療費用煩惱,【InsKeeper 保險管家】強烈建議應提前規劃好醫療險。


立即追蹤【保險管家 InsKeeper】粉絲團了解更多保險資訊和時事

想追蹤更多關於保險的資訊、時事,歡迎加入關注 InsKeeper 保險管家

保險不可怕,只要你瞭解!喜歡我們的文章的話,請按讚追蹤 InsKeeper 保險管家粉絲團 、訂閱我們,管家手把手帶你搞懂保險!

👋🏻逛逛網站就能完成醫療險比較和免費理賠試算!歡迎上 InsKeeper 保險管家官方網站 體驗看看!

💡立即訂閱關注我們,掌握最新發表文章!

▍參考資料來源 :
-保險法|第127條
-維基百科|微創手術
-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|醫師衛教
-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─小兒外科|衛教知識
-三軍總醫院|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185期
-博愛疝氣專科醫院|認識疝氣─小兒疝氣
-《Heho健康》|愛哭的小孩容易有疝氣?小兒疝氣從症狀、治療、防治一次看懂
-《現代保險》雜誌|小寶貝的手術與保險
▍封面背景圖片:Photo Source xFrame